資料下載
Data download酶標儀(Microplate Reader)是實驗室中常用的光學分析設備,廣泛應用于生命科學、醫(yī)學診斷、生物制藥等領域。賽默飛(Thermo Fisher Scientific)生產(chǎn)的酶標儀型號較多,具備吸光度、熒光、發(fā)光等多種檢測模式。為了保證實驗數(shù)據(jù)的可靠性,對酶標儀進行準確度檢測具有重要意義。準確度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實驗結果的真實性和可重復性,因此,掌握準確度檢測的方法和流程尤為重要。
本文將結合實際操作與相關技術標準,系統(tǒng)介紹賽默飛酶標儀的準確度檢測方法,包括檢測原理、使用標準物質、操作步驟、數(shù)據(jù)處理方式以及常見問題與解決策略。
準確度(Accuracy)是指儀器測量值與參考標準值之間的一致程度。在酶標儀中,準確度通常以測得的吸光度(OD值)與標準吸光度之間的偏差來表示。準確度不僅影響實驗結果的真實性,還會對臨床診斷、藥物篩選等應用產(chǎn)生潛在影響。
在ISO 9001、GLP(良好實驗室規(guī)范)等質量管理體系中,儀器的準確度檢測是例行質量控制的一部分。此外,F(xiàn)DA及中國國家藥監(jiān)局(NMPA)也對分析儀器的準確度驗證提出了明確要求。
酶標儀的準確度檢測主要基于以下原理:
比色法光吸收定律:即朗伯-比爾定律(A = εcl),在特定波長下,吸光度與物質濃度成正比;
使用已知吸光度的標準溶液或標準濾光片:對儀器進行測量;
比較測得值與標準值的偏差,計算誤差范圍是否在允許限度內。
使用認證濾光片(如NIST認證)進行光通道準確度測試;
使用商業(yè)標準染料溶液(如鈷氯化物、鉀二鉻酸鹽)進行吸光度準確度驗證;
進行線性梯度稀釋,制作標準曲線來間接驗證準確度。
選用認證的中性密度濾光片,其在特定波長下具有已知的透過率,適合快速檢測儀器的光通道響應是否準確。適用于單通道或多通道酶標儀。
配制吸光度穩(wěn)定的溶液,要求:
溶液應在檢測波長下具有較穩(wěn)定的吸光特性;
濃度梯度設置合理(例如OD值在0.1 ~ 2.5之間);
使用緩沖液、玻璃比色皿或標準96孔板進行分裝。
常用標準溶液包括:
鉀二鉻酸鹽(波長為405 nm、450 nm)
鈷氯化物(570 nm)
亞甲藍、硫堇、碘化鉀等染料
儀器預熱30分鐘,確保光源穩(wěn)定;
清潔酶標儀光路與樣品架;
準備標準溶液或濾光片,按操作說明進行配置;
使用空白孔設置基線。
校準波長:選定常用檢測波長(如405、450、492、620 nm等);
插入標準物質:將濾光片或標準液體分別加入孔位;
讀取吸光度:進行測量,記錄每個孔的OD值;
重復測試:每項檢測建議重復3~5次,確保穩(wěn)定性;
對照參考值:與標準物質提供的理論吸光度進行比對;
計算偏差:使用以下公式:
偏差(%)= |測量值 - 標準值| / 標準值 × 100%
常見判定依據(jù):
偏差≤±5%:通常認為準確;
偏差>±10%:需進一步檢查儀器光源或校準狀態(tài);
多通道儀器要求通道間一致性偏差≤±3%。
光源老化,輸出不穩(wěn)定;
濾光片或光柵污染;
檢測通道位置不一致;
檢測器靈敏度衰退。
標準物質濃度配置不準確;
微孔板的質量不均或有劃痕;
溶液加樣體積不一致;
溫度影響液體的吸光度。
建議每6個月對酶標儀進行一次準確度驗證,對于高頻使用的設備,可按季度安排。
建立設備運行日志,包括每次準確度檢測結果、維護時間、維修記錄等,便于追蹤。
部分賽默飛酶標儀配套的軟件(如SkanIt、Multiskan軟件)可自動對檢測數(shù)據(jù)進行統(tǒng)計分析,提高準確度判斷的效率與客觀性。
問題 | 原因 | 處理措施 |
---|---|---|
讀數(shù)偏低 | 燈源老化,樣品渾濁 | 更換燈源,過濾樣品 |
通道間誤差大 | 光路污染,不同孔板反光差異 | 清潔光學系統(tǒng),更換微孔板 |
檢測波長漂移 | 濾光片或光柵老化 | 更換光學元件,重校波長 |
讀數(shù)不穩(wěn)定 | 電源波動,環(huán)境溫度變化大 | 使用穩(wěn)壓電源,恒溫檢測環(huán)境 |
酶標儀的準確度驗證是保證實驗質量的關鍵環(huán)節(jié)。通過科學的方法和標準化的操作流程,可以有效評估賽默飛酶標儀的性能狀態(tài),及時發(fā)現(xiàn)潛在問題并加以調整。建議實驗室建立系統(tǒng)的儀器校準與驗證制度,將準確度檢測作為儀器日常管理的一部分,提升實驗數(shù)據(jù)的可靠性。